勸念佛

簡繁轉換 - 繁體

林鈺堂


林鈺堂居士在一九八九年二月十九日
講於美國加州奧克蘭市佛光寺
筆錄:淨洲居士
校訂:林鈺堂居士
一九九○年十月蒙夏威夷大學白慧貞教授潤飾,再由陳純真女居士修繕。

今天演講的主要目的,就是勸大家念佛。其實在座的很多佛友都已經在修持念佛了,所以我也會講到念佛的方法。在開始修念佛之前,我們先要有一個動機:為什麼要念佛呢?這要從「無常」講起。佛、菩薩教導我們要看清「無常」這個事實。世間的一切,你若仔細地去看,沒有一件是不會變的;我們心裡的念頭,也是時時刻刻在變化的。你若再看得長遠些,我們小時候的想法,跟中年、老年時的想法又都不同,都無時不在變化。但是在日常生活中,我們卻完全忽略了「無常」這個事實,因為在一個社會裡,大家共同生活著,總會去假定有一些事情是一成不變的。比如你說,某某是個「怎樣怎樣」的人,或是你以為某人是什麼職業,就只會做那個範圍的事;於是我們的想法便會和事實有一些偏差。舉一個例子,也許你有一次在朋友家說:「橘子很好吃。」以後你每次來,他就想起你是喜歡吃橘子的,便拿橘子請你,其實你可能正想吃的是蘋果。我們在日常生活上,便是常常把人定位了,以為他一定就是那個樣子,而沒有覺察到,實際上是有變化的。

剛才講的只是些小事情,還有較大的。比方說,我們往往假定一切總是如常;所以,當發生一個重大變化時,我們便很難適應。好比早晨出門時,你心想:我現在開車是要去上班。哪知路上出了車禍,你不但忙了半天處理事情,而且心裡很懊惱,過了很久也還放不下;如此一來,你的情緒就更增加了事故本身的困難。你若能看清事情本來無常,就不會去擔心這個,擔心那個,因為事情的演變,往往是你意想不到的。等到事後想起來,你會發現,原來的那些煩惱,其實都是多餘的。

看清「無常」還有一個好處。往往我們在事情來時,不能應變,都是因為觀念太死的緣故。若能先看清一切本來是無常,不一定,會變的,那麼,你就比較容易活潑起來,遇到事情時,也比較容易去應變。

「無常」的例子還有很多。從我們比較切身的問題講起,就是佛、菩薩所講的「生、老、病、死」的問題。我們無法常保健康的身體,因為有「生病」的問題;生了病,當然就很苦。「老」的問題呢?除了年輕輕就走的人,沒有這個問題外,大家都是免不了的。當我們一天天地老去時,身體漸漸變得虛弱,行動愈來愈不方便,有的人甚至連記憶都喪失了。「老」雖然是個問題,但最大的卻是隨之而來的,誰也免不了的,「死」的問題。我們平常都忌諱談它,也很少仔細想過。分析來說,「死」有好幾方面:

第一、「一定會死」。除了一些有很高修行的人,傳記上說,他們已修到「即身成佛」,也就是「無死」的境界。有一些人可以修到很長的壽命,但還是會死。就我們普通人來講,那是「一定會死」的。只是對於這個「一定」要來的事情,我們並沒有先想好處理的方法;而對於一些「不一定」的事情,我們卻花很多時間在憂慮。比方說,很多人為兒女的婚事煩惱。關心固然是好,但是擔心並不能解決問題。你如果看多了就知道,結了婚不一定就比較好。像這樣不一定的事,我們往往煩惱得太多,而「死」這個一定的事,卻沒有仔細地去想。有些人年紀大了,會先想買塊墳地、選好棺木、立下遺囑。他想的這些問題雖然很貼切,不過,我想這是體貼了要替他辦後事的人;更深一點的問題有沒有去想呢?譬如:死的時候,能不能很平安地去?面對死亡的時候,能不能很安詳?像這些真正切身的問題,該如何解決呢?等一下我們會細說佛法所教的解決之道。

第二、「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死」。但是我們很少想到這一點,腦裡擔心的都是別的事情。實際上,「死」是隨時可能到來的,而我們卻不早點做準備。大家都想著:「等我退休以後,再修吧!或是等我把這事、那事解決了,再修吧!」然而有些人卻等不到那些時候,就走了。人們往往對生命有個錯誤的想法:年紀輕的以為快要走的是那些上了年紀的人,卻不知黃泉路上無老少;而年紀大的經常是很悲觀地以為自己已經沒有什麼前途,不必再做什麼了。但是,我讀過一本書,是個英國老人在八十歲時寫的。他說他在七十歲時曾想:「這輩子什麼都經歷過了,再來還有什麼可看的呢?」沒想到二次大戰隨即展開,他住在倫敦,一天到晚得躲警報。他說:「我實在沒料到,後來這幾年的日子,比我前面七十年都還要緊張!」所以,年紀大了還是可以做些事情,努力修行。

第三、「死的時候很孤立」。我們生病的時候,儘管只有自己能夠覺受病痛,卻還能感受到別人的幫助,諸如醫生給我們治病,家人的照顧,以及朋友的探望等,所以還不太覺得「我是一個人在承擔受苦的。」然而,在死亡的過程中,你就是絕對的孤立,誰都不能幫你的。當你生病的時候,還可以告訴別人:「這樣子我不舒服;那樣子好些。」可是在經歷死亡過程的時候,沒有人能和你溝通,也無法幫助你。看你的大、小便流出來,他便趕快要幫你擦,卻不知在那個時候,任何的碰觸都會讓你難過;也就是說,別人愈是關心你,反而愈使你痛苦。所以,臨死的時候,特別感覺孤立,一方面苦痛和冤家紛紛聚攏,另一方面你所喜愛的卻一樣也帶不走。

方才我們對「死」做了幾點分析。我們為什麼要談「死」?有什麼好處呢?首先,在我們處理一件事情的時候,如果只看一面,而沒有顧慮到另一面時,做起來一定不容易圓滿;同理,當我們看人生時,如果「生」也看到,「死」也看到,才可以有較平衡的想法。譬如,我們前面提到的「一定會死」這件事;當你過完一天時,若從「生」這邊看來,你會說:「我又多活了一天。」但若從「死」那邊看來,則要說:「我更接近『死』一天了。」你不能只從「生」那邊看,好像生命永無止境;其實「多一天就更接近一天」,你這麼想時,就會警惕了,知道「死」這個事情是不能不去考慮的。

其次,我們生活裡做事總有計劃,預計某個時候要完成工作,然而「死」一來,事情沒做完,也是完了。如果我們能看清「死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會來的」,就比較不會被事情綁得很難過。有時候,事情的結局,不是你原來所想的;有時就是這樣:「不完也得完」。所以,不要讓某些事情在心裡給你太大的壓力和煩惱,要從「生、死」兩面去看,什麼時候走都不知道,何必那麼窮緊張。
還有,「死的時候很孤立」,一切都非放下不可。原來你可能覺得「這個也放不下,那個也放不下」;瞭解了「孤立」這一點後,你就比較容易練習著說:「我現在這個也可以放下,那個也可以放下」。

人們雖然吃得飽,穿得暖,晚上有個地方可以睡得舒服,心裡卻還有許多煩惱。譬如,在這個富裕而國內又沒有戰爭的美國,根據德州一個大學調查的結果,有百分之二十的青少年曾經想要自殺或殘害自己。這表示他們的心裡很空虛,有很大的問題無法解決,而走上這條錯路。此外,很多人一有錢,就把錢花在吸毒上,又變成一個很大的問題。這些現象的背後,皆在於人們心裡有問題而沒有解決。現在講這些,主要是希望大家先了解這類社會問題的基本原因,然後我們再來談「念佛」如何解決這些問題,俾使大家能了解念佛的重要。

剛才我們說如果能「也看生,也看死」,便可得「平衡看的好處」。除此之外,還有一個「局外反省的好處」。俗語說:「當局者迷,旁觀者清。」平常我們種種煩惱從不停息,是因為我們在社會上所扮演的種種角色,每一種都有它的問題,家庭的、社會的,再加上個人還有健康、情緒上的問題。當我們深陷在個人情況和社會環境所帶來的苦惱中時,若不知道該如何解決,就會覺得很難過。然而,你若能從「死」那邊來看,也就是說,暫時離開你現在的情況,從局外來看,那麼你就「旁觀者清」,容易看出一些基本道理來。

首先,從「一定死」這點來看,你就可以做一個整體的反省:「我這一生到底有什麼意義?如果我現在忽然走了,那麼這一生到現在為止,到底做了什麼?」當你這樣問自己時,往往會覺得很茫然;有的人甚至沒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,就一輩子糊塗地過去了。小的時候,別人叫你做什麼,就做什麼;大了,又被社會綁住,沒有很多選擇。而所做的事,你也很少仔細去考量:「做這些事情的後果是怎麼樣?」所以,想「無常」使我們能對人生的意義,有一個檢討。現在不管你覺得自己是多重要,若到墳場一看,你就知道,將來自己也只是一塊地,一座碑而已。等再過個一百年,親友也都不在了,就也沒有人再來祭拜、懷念你了。其實,你活著、走了,世界還是差不多,差不多的。雖然如此,人生卻也可以有很好的意義,可以過得很快樂。因此,我們值得去做「旁觀」的反省,讓自己跳出局外來反省。

其次,既然我們無法料到什麼時候要走,也許就是下一刻得走,那麼,我們應該反省:「我此刻所做的事情,有沒有意義?」如果我們能對「無常」這麼警覺,在做人處世上就可以有兩方面的改進:一方面是容易對人感恩。因為別人也和你一樣隨時可能會走,他現在幫你忙,也就是拿他這段生命,不為自己,不為家人,而全奉獻給你。就像郵差給你送信,當他冒著大風雨來的時候,他有可能被閃電擊死,甚至可能被水沖走。你若從「無常」來看,心裡就很感激他,因為他是冒著生命危險來為你服務的。另一方面,「無常觀」使我們不再為許多事情而計較。比方說,同事之間常會為一些事情而爭執,因為大家都沒想到無常,以為都還會活很久,所以覺得值得去為一些事情斤斤計較。你若想到:「也許明天就彼此見不到了,大家今天能夠在一起,已經很不容易,有什麼好吵的呢?他以前對我很好,幫過我許多忙的」;這樣你就容易放得開了。有時候人是很苦啊!煩惱的時候,你要這麼想:「如果我現在就得走,這樣痛苦有什麼意思呢?難道我這輩子就是為這個嗎?」當你為一件事而煩惱時,往往就忘了其它很多事;你忘了父母很愛你,對你的養育之恩,還有家人對你的關心。這麼一想,你對小的事情就放得開,自己也覺得比較好過一些,大家相處也能融洽。

關於「孤立」這一點,剛才我們講過,死的時候每個人都是很孤立的。嚴格探討起來,一個人一輩子都只是自己的經驗,別人是無法取代的。在這個意義上,每一個人都是很孤立的。這樣想的時候,就容易有同情心,因為你知道別人也是很孤立啊,你就比較不會跟人糾纏,甚至願意去幫助他人。

現在我們來談談關於死的種類。死有很多種,平常講最好的就是「壽終正寢」,也就是能夠安詳的死去;其實這也不一定就好。因為睡覺中走的,迷迷糊糊,自己並不能控制往哪裡去,全憑宿昔為人處世的因果,做的好事多,就往好的地方生去;做的壞事多,就往壞的地方去。所以在床上睡著走的,比起念佛往生的,較不穩靠。

其它的死法,就更有問題了。比方說「病死」,從修行上來看,病死,有的好,有的不好。通常生病到最後時,根本就是苦。你沒有辦法念佛,只有折磨。這樣子去的,當然不好。不過有的病,像肺結核,是慢慢地走,慢慢地苦,所以還可念佛;這種病比起那種不能念佛的病,還算可以利用機會來修行,算是好一點的。

那麼「橫死」呢?橫死包括遭遇天災,如地震、水災、火災、風災;還有世間的意外事故,如車禍、槍殺等等。當你這樣看的時候,你會想:有這麼多種可能的死法,什麼時候會遇上哪一種,也不知道。

至於死會遇到哪一種,從佛法的觀點來講,當然是靠「因果」來決定,但不一定是你這一輩子所造下的因。如果你是屬於黑社會圈子裡的,那被槍殺或放火燒死的機會自然比別人多,這顯然是這輩子惹上的。然而,有時候我們卻看到好人不得善終,那就不是這輩子的報應了;有時是很多生以前種下的因,到現在才爆發出來的。那麼,有沒有辦法消掉惡業呢?可不可能大的化小,小的化無呢?有的,要靠佛法。

現在,我們要來看看「念佛」如何幫助我們面對死亡的時刻。首先,我們說「一定會死」。那麼死了以後,是不是就沒有事情了?不是;死後就要轉生。好事做得多,念佛念得好的人,佛、菩薩會把他接到極樂世界去,這樣是最好的結局。因為不管你是做好事而轉生天、生人,或者是做惡事而墮落到畜生、餓鬼道去,你的輪迴都是沒有止盡的。比方說,做很多好事而生天的,他雖是享受很大的福報,但是他那福報銀行裡的存款用盡後,也就墮落下來了,這種輪轉是沒有停息的。而墮落成畜牲的呢,不但沒有像人的頭腦,知道學佛法、做好事,往往還要任人宰割。所以,墮落以後要上來,是很不容易的。而且地獄裡的一天,就等於我們這裡的好幾年;何時才得超生啊?我們在人間已有那麼多的苦,更何況在其它惡道裡頭輪迴。但是,如果能往生,就很不一樣了;因為佛、菩薩的願力使你永遠不再輪迴。在極樂世界裡,佛、菩薩自己來教你。你的身體已不是這種物質的身體;穿的、吃的都是你想什麼,最好的就來了。等你吃完、用完,它們又自然消失,不用你去清洗。在這樣好的環境裡,佛、菩薩慢慢地教導,直到每一個人都成菩薩、成佛。然後回來人道、天道、其他道去教化眾生,幫助大家也去到淨土。所以,雖然是「必死」,若能依照佛法的教導來做,死了以後,就能超脫輪迴,得到很大的好處。

其次,死的時間本來是很難預料的,可是我們卻在一些傳記裡發現,很多念佛念得好的人,佛、菩薩會先告訴他往生的時期,到時他業報一了,佛、菩薩就來接他。這麼一來,他便可以先安排後事,跟親戚朋友一一告別;時候到了,便很安詳地走,而同時也幫助別人堅定念佛的信心。這樣走的,和我們方才所講的「壽終正寢」比起來,不是更好嗎?一般「壽終正寢」的,不但自己不預知時間,不易安排後事,最重要的是,他無法超出輪迴。反觀預知時至的,他自己有把握,就很安詳,不像別人,走都是很難過的;而且他要去的,是更好的地方,心裡只有快樂。我們遇到這種往生的人,不必替他難過,反該羨慕他。

再來,我們說「死的時候是很孤立的」。念佛念得好的,到時就直接到西方淨土去;好事做多的,直接生天;壞事做多的,直接下地獄;這些是不用講的。至於我們一般人呢,總是先到閻羅王那裡去,聽他公平的判決,然後就投胎轉生去了。但是,如果你現在開始好好念佛,到時候你就不會孤立;為什麼呢?第一、你會見到佛、菩薩都來接你了,你就能很安心、很快樂地去,所以你不孤立。第二、平常你幫別人念佛,到了你生病、臨終時,佛友們也會來幫你助念;尤其他們都知道,這時候若搬動你,會使你痛苦,所以也不會來煩擾你;這樣你不但不孤單,而且能平靜地走。第三、佛友幫你助念有很多好處。本來你因為念佛、做佛事而能往生西方,但也許只能進西方的小學、中學;現在有人助念,使得你的成績提高了,就能直接升入大學。因為一切是無限的一體,所以別人的助念會直接生效;這樣你就不孤立了。第四、如果我們在世時,每天晚上施食給鬼,或者有時候去墳場念佛,與鬼結緣;到你死的時候,那些不希望你往生的冤家債主鬼魂會來吵鬧,因為你一往生,他們就沒法討債了。這時候,如果有人念佛,他們就沒有辦法阻擾你。此外,普通人看不到鬼,無法幫你忙;就是看得到,也沒辦法去阻擋。但是你平日結緣的那些鬼,就可以幫你的忙,因為他們是同一類的,可以幫你擋;這樣,你臨終時就多一層保護。所以,你到時候就不孤立了。

以上這些是從「無常」來講。「無常」是很重要的觀念,若不是這樣想的話,會覺得「念佛」這件事,和日常生活相隔太遠。但是,如果你從「無常」來看,就知道「死」是隨時切身的一個大問題,所以「念佛」是我們每天面對死亡的助力。有這樣的體認,你每天做功課時,就會很認真了。通常我們佛課做久習慣了,可能就馬虎了;一邊念,一邊心裡又想東想西去了。念起無常,你做早課時就想:「我等一下去上班,今天晚上也不一定能回來。」做晚課時就想:「今天晚上躺下去睡覺,明天早上也不一定能起來。」這樣警惕自己,做佛課就不會馬虎了。

還有一個要講的是「因果」。你若瞭解了「因果」,不但平常的這些煩惱會減少,念佛也會更努力;為什麼呢?「因果」的基本意義是:「種瓜得瓜,種豆得豆」,「一分努力,一分收穫」。這裡頭有兩方面意義:一方面是從「輪迴」來看,因果包括「宿命」的觀念。為什麼有的生做人,有的生做畜牲?為什麼同樣是人,有的聰明,有的愚笨?為什麼有的人生來環境好,樣樣事都很順利;有的就是環境差,做什麼都不順遂?從佛法來講,這都是因為過去生的業啊!過去生所做的事情,大體看來,夠好,就轉生為人;再仔細來看,一件一件小事都依善而行的,他將來的環境就好;反之,就不好。這些都是一分一毫不會有錯誤的。另一方面,「因果」並不就是「定命」。如果命已定了,那我們為什麼還要努力念佛求往生呢?是不是宿命已經定了,就無法改變呢?不是這樣的。雖然過去做的已經定了,但是影響將來的,還包括你現在新造的因。依照「因果」的道理,已經發生的事,沒有辦法去改;但還沒兌現的果報,卻可因為你現在做了好事,而有可能改變。

舉例來說,生病的時候,要求康復,最快速的方法,就是「放生」。因為放生就好像我們使用現金,馬上見效;不像流通經書,那個也一樣能幫助別人,只是要別人得到好處,時效上較慢,因為別人拿到了一本你所流通的經書後,不曉得什麼時候才真的讀了。讀了以後,又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慢慢開始修行,因此這是長遠的事。但不是說這就不值得做,當然也是非做不可,只是它的成效是長遠的、慢慢的;而放生不一樣的地方是,這裡有個生命快要被宰,你硬是花了錢、花了時間把牠買下來,放到安全的地方去,你馬上便已完成了一件好事。所以在緊急的時候,想要改變業報,就是去放生。

以上講的這些道理,如何來幫助我們減輕煩惱呢?比方說,很多人年紀大了,你勸他要念佛啊!他還是說:「我有很多事情放不下:兒子尚未娶,女兒也還沒嫁;這事、那事沒解決……」很多像這樣的煩惱。客觀來看,不是光和他講:「你不要煩惱這些!」他就不煩惱了。你要教他怎麼看事情,才容易看得開。譬如就看看明朝的頭一個皇帝吧!朱元璋很小的時候,父母就死了,他沒地方吃飯,就跑到廟裡去;是為了吃飯,才去當沙彌的。這樣的孤兒,後來竟能打出一個天下,照一般講,他可真是不得了。所以大可不必替兒女煩惱,他要是真行的話,即使父母早都走了,也還是會有自己的前途。而且一個人的事情,並不是只涉及他個人,還有共業的關係;怎麼說呢?每一個朝代總有個末代皇帝,那個皇帝蒙祖先把天下交給他,也不見得是因為他這個人很差,但是時候到了,情勢逼人,皇帝也無能為力,只有改朝換代了。像這樣來看時,就知道不必太操心。做父母的關心子女是自然的,但是有很多事情是我們沒有辦法管的,甚至不管還好些,所以要看得開,放得下。

很多人為兒女的婚事著急,但是他們結婚之後,也不一定都很美滿。人生本來沒有什麼保障,就算你給子女安排了很好的環境,他的身體是否能永遠保持得好呢?不論什麼事都沒有一定的。你真正要幫助他,其實是要教他(就是我們自己也應該這樣想):人生是有高有低,有順境也有逆境的,重點不是在於整天想得順境,這其實也是不大可能的,因為有共業在,又有以前的宿業在。但是,如果你懂佛法,你就知道可以修行、念佛、做好事來改變境遇;漸漸地順境會增加,逆境會減少;惡業大的會變小,小的就沒有了。而另一方面,更基本的是,藉著修習佛法,你可以改進你為人處世的態度,你變得比較看得開,不執著,而努力做好事。這麼一來,即使境遇有高有低,你也會一直是快樂的、心安的。這樣的教導才是最重要的;否則,你以為做的是幫子女的事,往往卻是害了他。比方說,你為他找來婚姻的對象,你以為那個人是好的,有時候偏偏就是推他的冤家進來,兩個人在一起,就是不停地爭鬧;這類的例子很多。所以,世間的事不要太勉強——你以為是好的,不一定真的好。唯一能保証證好的,就是自己的心地要好、做好事,那麼,最後的結果就一定是好。很多事眼前看來,你是「吃虧」了,像個「傻瓜」,那也沒關係,只要真誠這樣做下去,自己一輩子心裡很舒坦,也使周圍的人得到你的好處,這個才是你真的可以掌握的事。

這些都和因果的道理有關係,就是「一分努力,一分收穫」。有的人做了一點點法務,其實只是「九牛一毛」的奉獻,就講得不得了,好像他做得到的都做了。可是他向佛祈求的,卻都是一些大得不得了的事:不管多麼嚴重的病,就像末期癌症也想求好轉;或者已經八十歲了,就希望活到一百歲,諸如此類的事。佛是很慈悲的,總是設法幫助你,但是佛不是只照顧你一個人啊,千千萬萬的人都在求啊!祂總是得公平啊!所以,我們自己要想清楚「因果不壞」的道理,你要求好的,就是幾分努力,幾分收穫;你儘管只問耕耘,不問收穫,雖有時節因緣的遲速,但「因果相當」是絲毫不爽的。

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:我們不止是做好人、存好心、做好事,更要仔細研究如何才是真正地、徹底地幫助別人,最根本的就是解決「輪迴」的問題;因為即使你幫了他這輩子,卻不一定能幫他下輩子。如果你能教他念佛、學佛,才是幫他徹底地去解決永遠的問題;這才是最根本的。就是做一件小小的好事,比方說人家口渴時,倒一杯茶給他;我們怎樣才能把這些平常做的好事,跟永久徹底解脫輪迴的事情連結起來呢?你就想:這杯茶先供給佛、菩薩——你不一定是跑到佛堂去上供,只是手裡拿著,心裡想:「這個是供了佛、菩薩的。」佛、菩薩是很慈悲的,你供過的東西,祂全部把它變成甘露回給你了。我們因為修行程度不夠,看不到這種變化;要是修行程度高了,是可以感覺這個茶喝起來不一樣。你把茶先供了佛再給人,這個人就喝到甘露,與佛結了緣。這是非常重要的,因為,像生在美國的人,能有幾個真的聽過佛的名字,看過佛的慈容?他們本來與佛是無緣的。所謂「佛力不可思議;眾生的業力也是不可思議」,就是說,佛的救渡事業,也要依照「因緣果報」的宇宙真理,也就是所有的東西都是在某種條件下,有某種結果。佛要救一個人,就一定先要跟這人有個關係。比方說,我要勸你,總是你得先肯聽我的,那麼我才有辦法勸你;你要是不肯聽我的,我勸你也沒有用。同理,這個人本來可能跟佛完全沒有任何緣,佛雖然希望救他,但是很難,因為沒有緣;現在,我們把這杯茶先供了佛,使它變成佛的甘露,那麼,這人喝了佛的甘露,就與佛結了緣。即使這一輩子沒有馬上渡到他,將來佛一定有機會來渡他,所以結佛緣是很重要的。

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,就是我們修淨土的,要懂得迴向往生。淨土宗的主經裡,提到哪些人是可以往生的,其中包括平生做好事、孝順父母、努力服務,做種種好事的;但是,他們還要懂得「迴向」。當一個人相信真的有西方極樂世界,有阿彌陀佛,並且阿彌陀佛的力量到時候真的可以把我們救過去,他就發心願意往生。因為他知道,往生之後,所有問題就都解決了;否則墮入輪迴,誰能保證你哪一天變成牛、變成豬,一下子就被宰了。當人發心求往生時,做任何好事之後,都要迴向到「往生」這件事上。本來做好事有好報,一輩子做了許多好事,將來不是生做天人,就是生做人;但是現在一做完好事,馬上就要把這件事的福報,轉成使眾生都可以往生極樂世界,將來都可成佛的淨因。我們自己當然也是眾生之一。你只要這樣一想,這個事情就由一個善事的善因,本來應該只是得善果的,經過「迴向」,而變成了淨業的淨因,將來可以得到淨果,也就是成了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助因;所以「迴向」十分重要。在這裡我們就學到了怎樣使平常做的好事,都變成跟佛、菩薩有了關係。

知道了這些之後,接著要來講的,就是要勸人家念佛。眾生有很多種資質,程度不一樣,喜好也不一樣,所以佛、菩薩就依個別情況,教授不同法門;因此,佛法裡有很多不同的修法。當我們要選一個法門來修時,要自己斟酌一下:「什麼是我真能做到的?」如果有不是真的做得到的,而只是在表面上修一修,那就得不到修該法的好處;雖是結了緣也好,但是得不到真正的法果。比方說密宗、禪宗這一類的,在我看來,都是要放下一切,專門去修行的,才可能得到那裡面的東西。因為修這些法門,都是先要懂很微妙的佛理,然後才在那個理解的基礎上配合習定等等的修法,慢慢才能深入,所以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得到的。我們普通人大多要上班、做家事,上完班後時間和精力就很少了,家裡的事情又還有一大堆,像這樣的人該選什麼法來修呢?我認為就是走「念佛」這條路。

所謂「念佛」,並不是說大家都非念「阿彌陀佛」不可。在我們修行的過程中,頭一層的功課叫做「念誦」。比方說,你已經習慣念某一句佛號,或持某一個咒,那你就一輩子持誦到底,而不用擔心說:「我念了『觀世音』,沒有念『阿彌陀佛』,是不是祂會不高興啊?」佛、菩薩沒有這種念頭,你念哪一個都一樣。你若念「彌勒佛」慣了,還是就念那個。道理是這樣的:頭一個,這個方法是很厲害的,因為我們人的指揮中心,是心裡這個念頭。本來你整天想的都是世間的事情,若要你能夠從原來世間的那一套想法裡走出來,是很不容易的。佛、菩薩教的這個方法,就是要把你從這個指揮中心一步一步地拉出來。當你正在念佛的時候,佛也在給你加持;「加持」好比心靈的充電,只要你相信佛,就會得到那個好處;你不很信地念,領到的加持就弱很多,所以信心是很重要的。信心當然不是很容易培養起來的,但是我可以保證,你要是努力做去,慢慢會得到感應,你就知道這個不假。

其次,這個方法可以生效的原理,也是利用習慣的力量。本來你內心是很煩惱的,整天想的都是自己怎麼樣、兒女怎麼樣、我的一些事情怎樣了……;你一直都是在和自己有關的一個小圈子裡團團轉,甚至想要停止不想都不行,有時尚且失眠、引起高血壓、胃潰瘍等病症而變成一個嚴重的問題!這是因為幾十年這樣纏慣了,我們的心力已經習慣如此地照顧這些念頭。那麼,唯一能夠使你鬆掉的方法,就是把這個心力轉移。當你現在念「阿彌陀佛」時,一方面領受了祂的加持,另一方面就是要靠習慣的力量,慢慢把你的心力移轉過來,所以你要經常多念佛號。這個完全靠習慣累積出力量,就像練單槓、長跑,練久了就愈拉愈多,愈跑愈遠。這樣有什麼好處呢?比方說,你遇到意外時,往往心裡會亂起來,因為你沒料想過;若再加上情緒混亂,就更麻煩。但是,如果你平常念佛已經念到稍微有點力量了,遇事時只要記得念佛,就能一下子把你從煩惱裡面拉出來。念佛還沒念到很深時,就能這樣,要是真的念得深了,把心力都已轉移過來了,那麼另一邊就都鬆掉了。因為你這邊念一分,那邊就鬆掉一分;念久了,那邊根本就沒有了。所以,即使遇到一個很大的變故,你還是能很安詳、很鎮定地用頭腦去想,把事情處理得有條不紊。這樣不但自己可以保全,還可以鎮定下來真正地幫助別人;否則只是讓自己陷在慌亂中,結果是亂搞一場。知道這個道理後,就要努力念佛,慢慢心裡就會得平安。

現代人有很多病痛,如心臟病、胃病、高血壓等,這類的病是怎麼來的呢?大多因為一個人在社會裡承受很大的壓力:家庭有家庭的問題,工作有工作的問題,個人又有個人的問題……,種種糾纏在一起。當你承受不了這些壓力時,那些病就都來了。你開始念佛時,不易覺得它的功用,要是好好念上幾個月後,就會感到身體鬆了。所以,這個不只是心理上的問題得到解決,甚至能救你一條命;因為你如果生活緊張,壽命就會減短。

此外,念佛還可以消災。有時候我們會看到好人碰到不順的境遇,這是為什麼呢?很多都是宿生的業報;然而,這些宿業是可以靠念佛來消抵的。而且,當你遇到逆境時,如果心裡也亂起來,那麼「忙中有錯」,情況會愈演愈糟。你若能心裡保持清醒,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。比方說,你心裡正煩的時候,一點小事就可以使你爆發起來,若此時是跟上司爭執,你也許就被開除了。如果心裡沒有堆積小事,心中常保平和,那麼遇到小麻煩時,也不會因之而惹出大事情來。「念佛」就是等於時時清掉心中雜亂的小事。

念佛的方法,最主要的就是維持一個「定課」。選擇在早上,或晚上,一天一次,或者早、晚各做一次一定的功課。最好能夠設起自己的一個小佛堂。我今天正好帶來一份剛印出來的〈佛壇陳設簡說〉;你參考那本書,就知道佛像該怎麼擺,要供哪些物品,供品怎麼更換等等,這些我都詳細寫出來了。佛壇設起後,你就每天做一定的佛課;在座很多位都已經會念傳統的「朝暮課誦」了。如果有人還沒有學這個傳統的佛課,或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做這個佛課,可以考慮選用我所編的《淨業朝暮課誦讀本》。這是針對我們現代人生活忙碌、時間不多,而編輯的精要佛課。這份佛課是以西方三聖為中心;開始修的時候,就觀想你前面空中是西方三聖,三聖的四周,有極樂世界的聖眾圍繞,祂們的外面,又有十方三世的佛、菩薩圍繞著。我們自己這邊呢,雖然只是我一個人,或者我們一家人在修這個功課,卻要想成是全法界的眾生都同時在修。這樣一想,他們也會得到好處;因為基本上佛、菩薩所教的道理,就是「整個法界是一體的」。當你在這裡做功課時,別人雖然不一定會直接感覺得到,其實還是可以得到好處。所以你修時,就想自己的右邊是父親,左邊是母親,前頭是你的親戚、朋友,以及甚至你自己都不知道的宿世冤家債主,所有跟你有關係的人,都在你的前面,大家都向著佛。至於圍在你背後的,頭一圈最靠近你的是最需要幫助的,也就是在地獄裡受苦的眾生;第二圈是餓鬼道的眾生;第三圈是所有畜生;然後再後面是人道的所有眾生;再來是所有的阿修羅;最後是所有的天人。大家都向著佛,一起在做這個功課。你念,他們也念;你拜,他們也拜。這個早、晚課因為是以西方三聖為中心,所以你磕頭的時候,就以西方三聖為主,先向三聖各別磕三個頭,然後向西方極樂世界的全體聖眾再磕三個頭,最後向十方三世佛、菩薩磕三個頭。你每天如果這樣做兩次,一天就磕了三十個頭,這也是一個運動啊!對你的身體也好。

接著就是持咒和讀經。讀的經也是選西方三聖的經典:《阿彌陀經》、觀世音菩薩的〈般若波羅蜜多心經〉,以及《楞嚴經》裡的〈大勢至菩薩圓通章〉;這三個經都很短。這一整個功課也是短短的,重點是在使你每天做慣,目的是配合將來臨終時有助往生。

這個功課最主要的部分,就是念佛。你自己訂一天要念多少,或念珠十圈,或十五圈,也可以從五圈開始,慢慢念久了,力量大了,再逐漸增加,就像慢跑一樣,跑久了就可以跑更多圈。

最後,我們要「迴向」。我擬了一個簡單的迴向文,你也可以作自己的迴向文。重點是要迴向眾生都能修念佛這個法門,將來都能夠往生、成佛。

再來我要講「唱佛」。唱佛是很重要的,一來是因為念佛如果只是理智地念,比如,你聽人家說念佛很好,就試試看,這樣念是有好處,但是很不容易深入;除非是念了很久的人,否則並不容易把心裡的感情也融進去。然而,我們人很奇怪,假如是唱歌,感情很自然就進去了。〈五會念佛〉就是用「唱」的來「念佛」,它的旋律很美,我們唱著唱著,感情就來了。很多人甚至只是聽到,都會流淚,覺得很感動;這當然也是因為他宿世的佛緣,才會這麼感動。我自己呢,在聽到〈五會念佛〉之前,念佛已經念了幾百萬了,卻覺得感情沒有十分進去,但是一唱起來就很不一樣,感情就自然進入了;所以「唱」很重要。而且,它還有一點特別的功能,你若放給小孩子聽,聽慣了,他也會愛聽,也會跟著唱。本來小孩也有往生的問題,誰能保證小孩子就能活到老呢?所以他也需要念佛啊!況且,我們也想從小就培養他的善根。但是你想勸他念佛,很不容易;打他、罵他,也不是辦法;放這個好聽的歌,他就自然學會了,就很好!

我那裡流通的〈五會念佛〉錄音帶,和一般製作的不大一樣。一般的帶子開始是〈讚佛偈〉,末尾是〈迴向偈〉。這個當然很對,因為它的目的是配合你做早、晚課放的。我的目的則是供你做功夫用的,讓你可以不斷地念佛;所以,我把前後的讚誦及迴向都省略掉,九十分鐘從頭到尾只有念佛不斷,你可以這樣一直放;而這樣一來,臨終助念也方便。我們在美國,佛友不很多,住家相隔大都很遠,到時候要找人來,不容易;如果臨終是拖了好幾天的,也不容易有很多人來輪流助念。那種時候就可以利用這個帶子,只要有個錄音機,問題就解決了。我有一本《簡介五會念佛法門》,裡面詳細地說明了利用這個帶子的方法。

我們修「念佛」,最重要的就是要隨時隨地念。你到銀行要排隊,等公共汽車也要排隊,不管到哪裡都要排隊;你一沒有事情時,與其心裡煩惱東,煩惱西,煩惱那些早就想了一千次、一萬次也還沒解決的問題,不如利用時間,默默念佛,把那些念頭都轉成佛號。就是洗碗時也可以念,洗澡時也可以念,佛、菩薩不會覺得你不恭敬的。上廁所時也可以念,你不要以為不乾淨,你甚至可以觀想:大、小便經過佛力加持,變成甘露,施予餓鬼。餓鬼本來連大、小便都不一定吃得到,現在還能得此好處。還有,你煩惱睡不著時,也可以念佛,或者聽〈五會念佛〉的帶子,都會有幫助;我哄小兒子睡覺,也是放〈五會念佛〉,那個音樂比一般催眠曲還好。

最後我要強調三點跟這個修法有關的:一是「相信」,二是「發願」,三是「迴向」。要相信我們本來是要輪迴的,甚至不曉得何時才能停下。我們有我們的業在,有善業的,最多也只能生天,不能往生西方;有惡業的,更不用講是會往險惡的方向去。但是你要相信,佛、菩薩的力量真有那麼大、那麼慈悲。你要注意讀經文,上面說:有一些人不但不知道做好事,還專門做壞事,當他臨終的時候,因為前輩子做過好事,居然有這樣的福報,能遇到一個信佛、知佛法的人,為他念了佛名或經名,或者給他講了佛的好處,就因為這個緣,佛、菩薩就慈悲地准他往生了。在《觀經》裡的第十六觀,下品往生的那三類,有些根本自己沒有念佛,只是聽到了佛名就往生了。你看佛是這麼慈悲啊!所以,我們只要相信因果、發好心、做好事,又念佛,又做佛事,那就不必擔心,到時候佛、菩薩一定會接我們去的。我們要相信,佛力可以消業——把我們的業消了,使我們可以去。

然後,就是要「發願」,願往生西方極樂世界。你不要誤會說:「是不是我發願往生,就會早死啊?」不是的!發願往生是希望我這一生業報終了時,能夠超出輪迴,而往佛那裡去。一來,念佛消了業,心裡感到輕鬆,就不會引起高血壓、心臟病、胃病等疾病,身體也就健康起來;因果不壞,你當然長壽。二來,你還可以求長壽,向佛、菩薩祈求說:「我現在念得不夠多、不夠好,希望能活久一些,把佛號念得好一點,往生淨土後就直接進『高級班』,不必從『初級班』開始。而我已經知道念佛的好處,也想勸人來念,請讓我多在這裡活幾年,好多勸一些人念佛。」這樣一講,佛、菩薩也會希望你長壽的。所以念佛求往生,並不是求「早死」,千萬不要誤會了。

最後,就是要記得「迴向」。我們所做的好事,不一定都是直接和佛、菩薩有關的法事,記得要把它們都變成跟往生有關,使別人都得到好處,我們自己也得到好處。

我今天就簡單地講到這裡,大家如果有問題,歡迎提出來討論。

〈勸念佛〉演講後,在現場之問題討論

一、因果

問:如何使自己相信「因果」?

答:我想你要仔細地從自己身邊來觀察。雖然很多事情不完全是由於你自己種的因,而是共業的結果,但都是有一個起因。不管是誰,種什麼因,就得什麼果。我不曉得你對「因果」的瞭解有什麼困難?我們一般以科學來解釋現象,科學也離不開「因果」的觀念。如果你不能馬上相信,我覺得也不是個大問題,因為佛所教的修法,只要你照著去試,一定會感覺它的功效。像我剛才說的,念佛久了,身體會鬆下來,我並沒有騙你。我起先也只是讀佛書,禪宗公案讀來讀去,覺得理論頭頭是道,但在生活上,對我好像沒有直接的影響,使我得到好處。這當然不是禪宗不好,而是自己要找一個法門實際去修,實修才會得好處。比方說,你念佛念久了之後,遇到事情時,會覺得比以前輕鬆、自在。這是要到你遇了事情,經驗不同,有了比較之後,才會知道的。那麼,平常沒有事情的時候,你又怎麼知道念佛對你有幫助呢?事實上,念佛久了,你的雜念自然減少,神智會較清明;更重要的是,我們不一定隨時看得到自己潛藏的很多問題,因為病根太深、太糾纏,你無法直接去對付它。平日我以為沒有問題的時候,只是還沒遇到,不是真的沒有問題了。然而「念佛」這個「萬靈丹」卻可以漸漸根治我們的病源。你只要每天念佛,實際上就是慢慢在根治那個病源了;只要你肯試,久了一定會體會的。

二、持咒

問一:你編的《淨業朝暮課誦讀本》中,有三個不常見的咒;是不是要結了印才念?

答:你若知道手印,你結了印當然比較好;你不知道的話,合掌念就可以了。

問二:平時只念咒,不念經;可以嗎?

答:可以。如果你訂的功課包括念經,最好都做。但是功課裡面最基本的是念佛部分。比方說你是持〈大悲咒〉慣的,那麼你最基本的部分,就是持〈大悲咒〉。你要是真的沒空做整套功課,可以就只念〈大悲咒〉。

問三:這三個咒是根據甚麼來的?發音又是怎樣決定的才是標準?

答:三個都是密宗傳的咒。發音則是依據師傅所傳的;所以,有時候不同的派,會傳得不一樣,而且一代傳一代,口音又會變。原來是梵音的,到了西藏,就變成西藏音了。我們平常念誦的〈大悲咒〉、〈往生咒〉,大家都已經知道怎麼念了,就不一定要從師傅那裡傳。但是一些秘密的咒,就要經過師傅的傳授及許可,才會有效果。持咒會有效果,是因為有護法的鬼神在作用,所以主要還是要靠得到師傅的許可,而不是看誰的讀音標準。

問四:我們不是學密的人,是不是應該避免念咒的這一部分?

答:不用避免。因為你採用這個課本,你就是相信了;你相信,就可以照著念。

問五:修淨業就是念這三個咒?其它像〈楞嚴咒〉、〈十小咒〉等是不是也要念?還是……?

答:原則上是鼓勵你「多是好」,但是,你要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。鼓勵你「多是好」,是希望你專門來修行啊!然而,你若實際上是做不到的,我覺得你就要「專精」;你甚至可以什麼都不管,就只一句佛號念到底。因為重要的是練出力量,達到一心不亂,這樣臨終的時候,才接得住阿彌陀佛的手。你如果練得不夠,到時候沒有力量,就難往生了。你讀讀看我帶來的那本書:郭醫師寫的《學醫與學佛》。她在醫院裡勸人家念佛,她說,過了這麼多年,真正能夠臨終念佛的,只有兩、三個人。就是平常信佛,也修「念佛」的,到時候不一定能念,因為力量不夠的緣故。很多人最後在醫院裡,病得很苦,很弱了,那時候還能念佛的,都是拚著命在念的;所以平常要多努力。你如果這樣來看,就知道不必貪多,念這個、念那個,重點是在危急時還可以抓得住的。你主要是練力量,力量大是靠練習多,所以「專精」是最重要的。

三、念佛

問一:林博士,將來我們成立「念佛會」,共修的內容應該如何?

答:「念佛會」要訂一個共修的功課,比方說這個《淨業朝暮課誦讀本》,也可以拿來用,但是重點要放在「念佛」和「唱佛」上。「唱佛」很重要,就是唱〈五會念佛〉。因為一唱起來,大家就容易覺得好像身心都交融了;而且大家來,唱了就會比較快樂。所以,我覺得共修的時候,「唱佛」很重要。你們這裡要成立共修會,我覺得很好,大家可以周末聚一下,但要一定只做這個修行的事情。

問二:如果一個鐘頭的時間,夠不夠?

答:那完全看你們自己有多少時間,以及你們自己訂的功課有多長;你們試一下就知道了。今天照這個做,如果覺得時間太長或太短,調整就是了。

問三:「念佛」共修時,是否從頭至尾不間斷?

答:一般的做法是輪班念。因為如果大家一起念,等一下所有人都累了,就很難繼續;所以分成兩、三班,一班在念的時候,其他人就專心聽。要專心聽也很不容易,因為你要做到不混雜別的念頭。這樣的做法可以持久,又不致念得太累,大家都得好處。

問四:沒聽過〈五會念佛〉的錄音帶。

答:現在我們可以放一下來聽。兩種〈五會念佛〉的帶子我都有,可以給你。一種是早、晚課用的,開始是讚佛,最後是迴向;另外一種是從頭到尾只有〈五會念佛〉重複不斷的。後者可以用來平日做功夫;比方說,你一上汽車就放來聽。隨時有空就聽佛號,是很好的。

問五:修淨土者,佛堂是否應該二十四小時不斷地放佛號錄音帶?

答:能那樣,當然是很好。在《簡介五會念佛法門》中還提議設一個電台,專門只放〈五會念佛〉,那有多好!像你們這樣有組織的,以後也可能做這件事。

問六:我希望放錄音帶,是因為我聽一位法師說:「我們修淨土的,一天二十四小時,佛號最好都不要停。」

答:那是理想地做功課,但是不一定做得到。其實,重要的倒不是在佛堂裡不停地放佛號錄音帶,而是你心裡的佛號能不停,那就不得了了。

問七:我們以念佛為主;如果有一個念佛會,應該選用哪一種課本?《阿彌陀經》也要念,對不對?

答:你們可以自己決定。我編那個課本,就是我的建議;因為那是以三聖為中心,而且也不太長,裡面也包括了《阿彌陀經》。我另外還帶了西方三聖的佛像,大家可以請回去;也有〈佛壇陳設簡說〉,說明如何佈置。

問八:請佛像回家,要不要請師傅開光?

答:有師傅開光,當然好;沒有開光的話,只要誠心拜,佛、菩薩也會來啊。佛、菩薩很慈悲,不跟我們計較那個。

現在大家沒問題,我們就討論到這裡為止。謝謝!

 


[Home][Back to list][Chinese versions Only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