〈淡定的生活〉講後答問  

 

簡繁轉換 - 繁體

開示與校訂:林鈺堂上師
錄音:弟子通透;筆錄:弟子開明
二○一二年七月二十日 講於財團法人台北市艋舺龍山寺文化廣場

MP3

林上師:啊,外面有擺一些我的著作啊、什麼,然後,那裡面我希望你們注意,就是應該在著作的背後都有寫一些網址啊,因為我一……一輩子寫了很多的東西呵,中文、英文都有,然後很多都是,就是講到生活裡面,真正怎麼樣,是應用佛法的。所以對你這個「淡定的生活」也是會有幫助的。歡迎你們去拿那一些書,都是送的呵;看呵,然後可以上網去看我的作品,呵,嗯,嗯。

問一:我要提兩個問題。第一個是說:「一般人會遇到,不管他的婚姻、事業、身體呵,或是其他的不順利,那會到廟裡去拜。那,這樣拜會產生效果嗎?呵,就是說,不見得說佛教徒,因為實際上,一般大眾也是,他常常遇到困難;他說,那就如果信一般,因為宗教都是信,在台灣除了特別信基督教、回教徒,特別以外,一般民眾他會到廟裡去求,也不見得到佛寺,也到土地公也好,去拜。那這樣,怎樣會產生這個……這效用?或者是說,诶,為什麼大家要去?」;第二個問題就是說:「再其次,去廟裡又會抽籤。那這個,抽籤會不會靈呢?那,是怎——這個籤跟人之間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呢?」我想提這兩個問題。

答:好,好。頭一個呵,去廟裡面去拜呀、這些,有沒有用呢?有用的;不然,人家不會去拜呀!而且呢,這個是,因為,一般是這樣啦,有的是生來他就會看到有神鬼這一些的,那麼,對那一些人來講,這個當然是真的,也不用講囉。還一種是,你修久了,修久了以後呢,你也可能有這一方面的經驗,可以知道說,真的是有這一些事情,呵。還一種是什麼?你在人生裡,你遇到問題了,你沒有別人可以幫你囉;看別人拜,你也去拜囉。那這為什麼真的會有結果呢?是因為,在超乎我們,肉眼的這個層次裡面呢,確實有這一些精神的存在囉,呵。那麼,你跟祂求呢,祂能夠做「神」的,通常都是,就是說,祂有相當的這種,正直,呵,還有,純潔,呵,到一個程度,祂才能變……變神,能夠比我們一般的人是高囉。所以祂纔能夠幫助你,所以,這一些是會有結果的,呵。那麼,當然我們也知道,有些什麼是神棍、什麼,那是另當別論囉。那是,不好的人利用這個要做什麼,那是另一回事。但一般而言,呵,是……是有結果。

然後籤的問題是這樣子,咳,籤的問題,因為,我們抽籤的話,通常也是說,你還要去那個擲筊(師用台語表示),問祂說,是不是對的嘛!那麼在這個筊,允杯的允許裡面呢(師用台語表示),神明是可以起作用,讓你得到祂想要告訴你的話的,呵,是的。但是,作為那個,修佛法來講的話,認為這個不是究竟啦!佛法講究的是說,我們不要只是圖眼前的問題解決了,是希望能徹底的,呵,生、死,這一生裡面所有的問題,都能解決的話,又不是只解決自己的話,就不提倡說,你偏重於去仰賴這些囉。但是呢,在弘法上呢,我們也是希望有神明來幫助我們啦,呵,因為要弘法的這個事情能夠圓滿的話,有很多方面,那個條件,不一定能夠容易——如果,人來幫忙,我們都歡迎,何況說有神來幫忙。所以,我們對神明也是很尊敬,呵,要禮……禮敬祂們,希望祂們變成護法,呵,這樣子,嗯。

問二:我想請教一下呵,就是說,一般來講,我們都在講說,這個修行、修行吶。那因為我們在家裡,事情比較多,那怎麼樣子,在……我們在家的人的這個生活當中,來從事這個佛學的修行吶?我想請教這個上師,看看,啊,依您的看法,我們在家的人應該怎麼修?剛才那個林委員有提到說,這個抽籤喔,那因為,一般我們抽籤的時候,是先,呃,心裡的話跟神明來問嘛;不管是菩薩也好,這個,因我們……我們在龍山寺的那個觀世音菩薩,備有觀音籤嘛,呵。這觀音籤據一般大眾去抽籤,都覺得很靈驗。可是,他們的要求是說,你問了之後,如果祂許可,就第一次,用筊喔,這個,嘿,表示說可以的話,那你再去抽……抽那支籤,但這支籤的時候,就變成要三次,如果你三次都是聖……聖杯呵才可以(用台語表示),那這種情況之下,一次跟三次又有什麼不一樣?所以我想了解這兩個問題,謝謝。

答:喔,頭一個是說,我們先答第二個問題,因為比較容易講。它這個是表示慎重啊。因為,它怕說,我說一次就准的話,人家說,喔,你是碰運氣的。所以它跟他說,喔,我真的是三次都准了,那,這個碰運氣的機會就少了——減少人家這種講法而已,呵。其實,真的靈驗的話,一次就可以,為什麼要三次?呵。那,至於說日常生活裡呵,在家人怎麼修呵?生活裡面的兩個原則呵;這是一體兩面,一邊叫做「能夠放」,一邊叫,要……看要「能夠開」呀。「放」是說,自己的偏執啊、見解啊、什麼,要能夠——不要那麼緊,抓得那麼緊,要說願意讓步啊、願意放,這樣子,呵;另一邊「開」,就是說,考慮……考量事情,不要老是自己這邊看,從各方面看,呵,那麼,心……感情上也是開呀,就要平等對待,不要偏說,我這邊、那邊,這樣,呵。這是原則,生活裡的原則。

但是,更重要的是,每天的那個……一個「定課」很重要。定課,因為你一天能夠作修行時間很少嘛,所以,你最好找一個時間呢,說,這個時間我應該是不會被打擾到。那麼,固定這個時間,固定……最好還定點,因為定時定點很容易養成習慣,我一定在這裡至少給佛磕幾個頭啊。磕頭好是為什麼?因為一來也是身體的運動,二來呢,這個磕……給佛、菩薩磕頭呵,消業、培福很快,呵,而且減掉自己的慢心啊、這些。然後,另一邊呢,基本的功課另一種就是念誦。所謂「念誦」呢,你可以說,我專門挑——念一個經啊,呵,或者念一個咒啊,或者專門持一個佛號,這樣子都可以。欸,這一些要是能夠每天做呵,長遠的就很好。

然後,還一點是我剛剛講那種,我稱它為「法界觀法」,就是說,你不要想成只是我一個人在做,只為我做;那你想吧,你這一生短短的時間裡做多少?這一點能夠什麼、抵什麼?沒有什麼用的。但是你發心很大——我是為一切眾生,我來做這個事——就好像,你已經變成為國家做事了,你、你……這……你的舉動都不一樣囉。那樣的發心,你天天給它培養,開始的時候就先這樣想:前面就說有佛、菩薩,跟著我一起做就所有眾生,這樣子做。做……做下去的時候,就專心念就可以了。專心念佛、專心拜佛、專……這樣就可以了。但是到最後,你又要再想一次這個……這麼大的,為一切眾生,在一切佛面前;那麼,這樣的時候,迴向,就是說,希望這個好處呢,就是——大家都一起做,大家都得到。這樣子培養你的大心的話,那麼,即使在家居士,久了,這一生都有可能改變很大。嗯,嗯。

問三:請示上師,一個小問題啦。其實,今天這個題目喔,想要淡定,其實就是一個非常不淡定的題目呵。就像上師剛剛講的,這個是,欸,蠻雜而且不容易做到的一個題目呵。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裡面啊,免不了呢,隨時都分別,隨時都有成見,一不小心的話,落入圈套裡面。所以上師在上個月或者在五月底,我忘了呵,就……曾經出來一篇教示啊,就是說,希望我們放捨這個藍圖,呵,就是不要,就是說,一定要怎麼樣、一定要怎麼樣,呵——規畫了一定怎麼樣,然後抓著就不放,啊。可是,我們從小所受的教育呢,因為那個時候是一個比較辛苦的一個年代啊,然後,欸,父母啊、所有師長啊,都教啊,教我們吶——要拼,啊,「愛拼才會贏」(用台語表示),喔;然後什麼事情要刻苦,要努力呵。那麼,不知不覺的話,我們就會往一些……欸規定,一定要走的目標,然後就執著在裡面,然後養成一種習性,然後就一直延續過來,呵。

所以說,我就一個疑問啊,那麼這個,上師要我們放捨這個藍圖,可是我們人生總會有一些目標;比如說,我想要怎麼樣,呵,我想要達成哪一個目標,呵,那麼,這個,什麼時候,我們需要去放捨它?因為,總會經過一個一段,後……在事後裡想的話,總會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,才想說,哎呀,我走這個路會不會是白……是不是白搭啦?呵,意思是說,在裡面,可是也沒有什麼成效,呵。對這個,什麼時候我們才……才……才需要去醒悟?因為自己都不知道,一直都沉著在裡面,然後就……就……就一直偏向裡面吶一直走囉;然後等到痛苦到一個階段啦,诶,纔知道說,哎呀,我不放不行啦,就放了。那麼,在這種心路歷程裡面呢,上師能不能教我們一些,欸,在根據您的經驗裡面吶,能不能有一些能夠告訴我們的,能夠教示我們的,怎麼樣,才會走得比較輕鬆?

答:嗯,這個是當然不容易;為什麼呢?因為習慣的都是從個人的角度去想、去看。但是它,佛法,你真正講的話,它是什麼?它是對人生——所謂「人生」不是某一個人的人生,而是說一般呵,做為人的人生呵,它有了一個整體的,檢討以後,它才決定說那樣的。啊,我們一般的話是,還沒去看到整體人生是怎麼樣,你就從你的個人的生存,要謀發展,只有從這裡面看——主要差別在那裡。所以,真正說要學佛,其實不容易,因為你這個說,對人生作總檢討,哪一個,那個頭腦智慧有高到夠……夠做這個事情?即使它跟你講了,你也都知道生、老、病、死,苦、集、滅、道,你什麼都懂了,可是你開始去想事情,又回到你自己嘛,所以你沒有辦法看出來。而他是,所謂「佛」,他是已經出來了這個以後,他能夠,呵,皇宮、什麼都放下來,有沒有?他已經放出來以後,他看得——真的看到人生以後,他不是沒有努力啊,其實他很努力啊,他一生弘法,對不對?可是,他是從那樣子看以後,他努力的方向跟你不一樣而已啊。

而我們所謂「放捨藍圖」,主要就是要放捨說,你這個只是個人的一套而已呀;你這一套,其實從整體來看,那每一個都有一套呀,你要怎樣去維持這一套?呵呵!他每一個那一套都是為他自己的,不會管你的;你只是在那裡當憨人(師用台語表示),有沒有?自己不懂是這樣,以為說我這樣子就會怎麼樣;其實你這個等於——只要你有一個藍圖,你就是到處碰壁一樣嘛,因為每個都不是照你的藍圖的。所以你是,這是智慧囉。看出這一點以後,說,那我到底在幹什麼啊?懂得放的人,真的放得下和真的看得到,是一件事——真的看得到全體這一件事,所以難是難在這一點。講佛法,你看很容易,他說修佛、修佛,他又變成在我執裡面了嘛。他又是在——「我念了多少佛,我拜了多少佛,我有多少師父,我有什麼……」,整天在講那個,還是「我」嘛!因為他沒有看到眾生呀!所以,最主要意思說,不能離開菩提心,就是這個意思。真正的佛法,離開菩提心,就不是佛法嘛,就每個人自己的愛好而已,有什麼了不起?對不對(師用台語表示)?

欸,所以離……你要知道怎麼樣抉擇,主要是你要——眼光能看到一切眾生。那麼,你就容易抉擇,欸,嗯,嗯。而且我——講一下了,就是說,這個東西也不是空話啦,這就怎麼講?就是說,诶,我當年為什麼拿到博士,我第二天就什麼東西都放下,我就繼續做,一……一來是因為我這個人就是,生來做這個的;所以,我很喜歡做這個,你不用叫我,我就一直……就是佛法,呵;你叫我做別的,我都沒有興趣。一來是有個人的這種,呵,天生的這種偏好;可是另一邊就是說,因為我,雖然大家看不到這個呵,我看到,而且知道說修下去,佛、菩薩這個都是真的,有那一些經驗吶——祂真的可以加持你,可以給你,輔助你,替你解決問題、什麼。那,雖然一下子別人看不到吶,但是我自己好像說一個人挖到金礦,不用等別人都說,你……你有東西嘛。我就繼續挖金礦就好了,所以我能夠不……不管——在做,因為我知道我有真東西嘛,呵,就……就可以撐一輩子這樣做下去,欸,嗯。
問四:我想,再一個問題呵,就是有關這個佛法裡,像、佛像,「像」的問題。呃,據我的了解呢,就是說,釋迦牟尼佛,呃,涅槃以後,在原始佛教裡面,並不重視或是沒有這個像,包括——那個,釋迦牟尼長怎麼樣子。但是,對佛教重要影響是亞歷山大的這個東征來到印度以後,西方的這個雕刻,把這個釋迦牟尼佛啊,佛像啊,做出佛像來,所以東亞、印度有很多的佛像呢,是西方的臉孔。但是我們這種佛像,這種東西又傳到中國以後,中國也重……又宣……這個宣導佛法上面,也做了像,甚至觀音變成女性化,為了便於讓女人接受等等。那但是呢,又一種講法,例如說,有些寺廟呢,就是說,呃,尤其中國大陸,它又不准人家拍照,它就是說,呃,拍照不好。然後又說,你拍了照,以後對你們不吉祥啊等等,講了這種話。那,那天我講的,事實上佛法有像以後,對於佛法的宣導是有幫助的。那,再來講,我們講西藏的唐卡,它也是像,呵,也是有像。那,所以說,這個一方面我們要講就是說,到底這個在寺院呵,我們照相,呵,跟這個「像」,跟佛法有沒有什麼衝突?呵,我想這一方面,聽聽上師的看法。

答:呵,這個問題是這樣呵。頭一點呢,開始的時候為什麼,什麼像都不要有?因為佛……佛真正要教你的呵,他說,眾生本來是佛啊;所以他的意思就是說,你只要你這一些錯誤的,偏執、什麼,都沒有的話,你好好的,你有什麼事吶?啊,這個好好的,哪裡是,什麼像可以拘束的?呵呵,所以當然不需要有像嘛!我已經希望你把你的執著都丟了,我還給你加一個東西讓你去執著嗎?所以不需要有像嘛,呵。但是,你如果說,喔,既然是這樣,那我們應該把所有的像都丟掉的話,那個也不是完全對,為什麼呢?就是說,基本上是要使你這個人活起來,但是,就像你要教小孩子呵,你不是每一個都可以說,喔,你不給我跳到游泳池裡面去,你……這樣子叫做「學游泳」?有的要先讓他去玩水啊、什麼,讓他不怕水啊、什麼,一步一步來呀,呵。所以呢,在教導眾生上面呢,你不能執著說,喔,一定什麼像都不能有,反……反而是什麼?有個像呢,利用這個來教他的時候,喔,有個叫佛,那你……你還有煩惱,你是眾生,那麼你要像佛這麼好嗎?你來怎麼做、怎麼做。喔,你可以帶他,使你沒有驕慢的心呀,你幫他可以得福呀,就變成一個方便吶——整個佛法是個方便嘛!

整個佛法是個方便的話,喔,這個佛像也是方便裡面的一部分而已,佛經也是方便而已呀,任何修的法都是方便而已呀。他目的不是叫你變成一個人每天只會「阿彌陀佛」跟「拜佛」呀,絕對不是這樣的。但是,因為我們的煩惱太深了,所以,往往我們做一輩子都不一定能清掉,才說繼續這樣做,不然的話,有什麼意思呀?把一個人只是變成只會做這個事情,難道這樣就叫做什麼「大成就」?不是這樣的,他那個所以肯繼續做,是因為他發現到說,這樣子做下去,淨化了他的心靈以後,他的身跟心,都真的,一步一步的輕鬆,得到很大的改變。像我念——我先是看佛書啊,看了幾年,喔,我發現說,一來呢,不能真的得到答案,因為人的想法想來想去,一下子以為是這樣,等一下子過幾個月,又覺得不是了,一來是不知道怎樣是真正的;二來呢,心裡不會有什麼真的安定的力量的感覺,所以我就自己選念「阿彌陀佛」;那個時候都沒有人教我啊,我自己念的。但是呢,念、念、念、念,念了三個月,诶,開始覺得兩邊的肩膀的最外面開始鬆下來了,呵。然後呢,我那時候不曉得,我也不記得念多少的時候,忽然呢,喔,在一、兩個月裡面,兩個腳的那個腳底的那個厚皮啊,就自己……自己脫落了。本來我那個時候三十幾歲,腳底都有厚皮啊,厚皮自己脫落了,就說,生……生理上都起變化,呵。這些東西是你深入以後會……會瞭……會……會體驗到的。所以,從這樣來講呢,它佛法是教你活呢,它本身也是活的。所以它……它教你說,喔,這個佛法是像個船吶,你過了河以後,你不要又把它揹在背上囉——就是說,你要放下囉,呵。

然後它又說,喔,咳,「若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」啊;它雖然有「像」呢,它跟你講得清清楚楚,你不要被這個……這個東西迷住了。所以,你要是真的懂它的話,喔,這一切都只是說,喔,不同的時候的方便。诶,像我們已經所有佛法的這些理論都懂了,喔,我們也是看著佛像拜呀,我們也是繼續藉著它來修自己嘛。這樣子纔是真的活啊!你說,喔,我一定不能拜,喔,我一定要拜什麼,都死在那裡嘛,對不對?你明明知道它只是一個方便呢,但是,方便能使我變得更純潔,為什麼不用?這是活的地方,佛法整個精義在這裡,要使你活,它本身也是活,你不要變成被佛法套住了,那才對的;否則就辜負佛法,欸,嗯。

那麼,而且更深一層來講,你真的進入那個說,心念……心裡的這一些觀念的束縛,都沒有掉,觀念不起作用的時候,诶,它說本來是一體的;所以呢,真正是一體;所以呢,你不要看它只是一個畫的像,只是一個雕刻的像,它是一體,它就有可能就是佛,它就可以起佛的作用。所以,到那個境界的時候,你就不要再去分是像,不是像囉。像也是佛,欸,都可以有的。但是,這個東西問題在於,你自己修到什麼程度——你修到一個程度,你纔能夠有那樣的經驗,就是這樣子,欸,嗯。

問五:欸,再請示上師一個問題。我記得我在多年前啊,曾經在敦珠仁波切的——他的傳真裡面有一本書,書名怎麼樣我忘了呵,但是裡面有一句話,我到現在還記得;他說,呃,整個的,那個,宗教的,他們……他們方便法門啊,是「以幻治幻」,幻想的「幻」,啊。但是,呃,雖然說,我們常常在說,書裡面有教是說,這個、這個,所有大千世界吶,都是心所示現;那麼,這個都是幻,那個也是幻;但是我們看所有的東西都是真實的,有哪一樣是幻的呢?這個、這個,呃,讓我痛苦的照樣痛苦啊;讓我想要的照樣都是想要的。那麼,以這個……「以幻治幻」,這個……方便法門來看的話,呃,我是一直沒有辦法,那個、那個——想得很透呵,不知道上師能不能……做個解釋?

答:你要知道呵,佛法裡面所以講說,這個也幻,那個也幻,最重要的一點是什麼?就是說,不管它你覺得是多麼真實的經驗呢,無從捕捉;是「無從捕捉」這一點,叫它為「幻」;對不對(師用台語表示)?你說,這個很真啊;很真,可是,真的一下就過去啦,呵呵,你去哪裡抓它啊?是你心裡在抓而已,它本身其實無從抓起,呵。所以佛法要解釋這一些的時候,它的——佛法是什麼樣的論?它所——什麼叫做「空性」,你知道嗎?它的……它的意思就是說,(不論)什麼東西,基本上一樣——它的意思只是這樣而已。所以,你要這樣講的話呢,你也可以說:「全是幻」;可是呢,你也可以說:「全是真的」——你只要說它基本上是一樣,你抓住這一點,就是佛法理論的那種,它的……它是這樣的方式來講的。但是它,這個、這個,全部是一樣的時候呢,所以,不能分真或幻,一分的時候,就有……有……有真有幻,就不一樣囉。它要嘛,全真;所以我有個弟子,我就跟她講(這個道理),就叫她「全真」,就是說,你叫「真」沒有關係啊,但是你要說「全真」吶;你不能分說,這個是真,這個是幻,那個還不是抓——沒抓到佛法的意思嘛。佛法在教你的是說,要嘛,全真;要嘛,全幻。全幻的時候看,就是以幻治幻;全真的時候,就是以真治真囉。我實實在在磕大頭,所以我……我能夠改我的煩惱啊,沒有關係的,但是它的重點是在你不能去分真跟幻,呵呵,你真跟幻的時候是——二元對立,那個都是興起分別後的……的事情。它是要帶你回到還沒起分別,還沒起分別的方便的理論就是,要嘛,全真;要嘛,全幻——全真的話,不用分嘛;全幻的話,也不用分嘛。那,所以你也可以叫「空性」啊,空性也只是叫你說,跟你講說,都一樣而已嘛,對不對(師用台語表示)?啊,其實你的心念,都一樣啊,都不可抓啊;是你要抓,才自尋煩惱,在那裡痛苦(師用台語表示)。你要是放得下,有什麼?欸,所以解脫的路,基本上還是自己的心,自己的心能開(師用台語表示),呵,能夠放,那麼,什麼問題呀?對不對(師用台語表示)?就像你說,你修「容忍、容忍,無不容忍,無不樂容忍」,诶,修下去,本來是問題,就變不是問題嘛。是在你的……你自心夠不夠大,夠不夠有智慧放,呵,嗯。這樣就可以瞭解「以幻治幻」的意思囉,呵,嗯,嗯。因為你平常一聽到,你就還是陷在「真幻對立」的那種想法裡去想,其實它不是那個意思,它是,要嘛,全幻;要嘛,全真,那你就沒這個問題了。

問六:有兩個問題請教博士,誒。我在很多年前就開始非常喜歡看博士的詩集,欸,開始是在網站上看,那後來我們就有那個出版品喔,誒。其實在看詩集之前呢,我更喜歡一本《勸念佛》,就是博士的演講集那一本呵。那,我從裡面知道,欸,上師呢,你念很多次的「阿彌陀佛」,然後、然後就有這個——一路上就跟隨他的……陳祖師,這樣子呵,然後我自己也念了,就學著,念五百萬次,可是我花了五年的時間,因為一面要上班。後來我……我就有機會遇到了大寶法王呵,這樣子。然後,但是我心裡是一直在跟隨上師呵,這樣子;嗯。那在跟隨詩集裡面呢,我……我特別有感觸的呢,是——一個就是〈掛念珠〉;那是,呃,那……那其實也是有一個……有一個呃,發生在身邊的故事。就是那——有一陣時間正好都有……都有那個詐騙集團呵;那他們會製造假車禍。那……那有一天我們經過一個路口,然後呢,後面就有一個……一個騎士呢,摩托車,來敲——我們在等紅燈的時候來敲我們的窗,跟人家說:「欸,你們撞到人了」,這樣呵。那就——結果我們回去,就是培根下車嘛;然後我那時候,我在車上一直都是拿著念珠在……在念佛的呵。然後我一下車,我就說:「啊,阿彌陀佛,希望大家都平安。」結果、結果呢,欸,培根到了……到了那個路口往回去看,什麼都沒有;然後問了那邊所有的人,通通沒這件事情。那……那我們再回來看,那個騎摩托車的人,他也不見了。那我們就可以推定,他其實是一個……一個詐騙喔。那我想這個,欸,掛念珠、念佛,讓我在生活上遇到某一個難題的時候,就這樣化解掉了。所以,我想這個掛念珠這一部分呢,除了說這樣的意義之外呢,我們還有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?

啊,另外一個我們要——比較喜歡的詩之一就是〈離牽纏〉,那剛才……剛才提到那個「淡定的生活」,那我們……我們會很想說,在整個生命裡頭呢,是一個非常和諧、非常快樂的,這樣子,然後一生是沒有遺憾的;可是有時候我們真的會覺得,怎麼就是會有「怨憎會」呵?然後,我們非常的……非常的想要去把所有不愉快的事情都能夠化解,尤其是在那個工作場合,那個工作又是一定要做的,可是,有的人就是會想來跟你計較,或者是有一些搶奪,那這樣的人會讓你覺得是,欸,心情,就是做一份工作不是那麼地愉悅的去完成呵。那麼我想,欸有關於「離牽纏」這一部分,是不是請博士也跟我們再做一點指導?謝謝。

答:呵,頭一個說掛念珠呵,我那時候寫那一篇,我記得意義是說,就是說,掛著念珠呢,是想做甚麼?就是希望說,也許有的人看到呢,他就問你說,喔,這是幹什麼的?那麼,就多一個機會呢,跟他講說念佛的好處,是那樣的心態說掛念珠這樣,呵。那,另外一個,你說那個「離牽纏」的事情呵,這個東西是這樣子,呃。我們剛剛有講過那個說,生活裡的原則,一個是「放」,一個是「開」嘛,呵。你就一方面呢,就是說,你心裡會埋怨啊、不喜歡啊,這一些,你要去放,呵;另一邊「開」呢,就是說,你就拿那個——這一些事情呢,當一個機會來瞭解說,喔,事情的處理,如果這樣處理,可能會有其他的見解,會有其他的批評,那麼要怎麼樣子,減少這一些……這一類的摩擦,這樣子。當然,所謂「離牽纏」,基本上原則是說,我們不……不去跟他糾纏在一起、計較囉,呵。但是,你藉那個機會來想說,這個事,我要怎麼樣子處理呢,可以減少這樣的問題,就變成——你自己去學開闊,這樣子,呵,嗯。

問七:老師,我可能就會在……在某一個想法裡頭,會想說,啊,離牽纏,那我是不是就是避開它?可是因為覺得是,是不是我沒有能力去面對這個問題,所以我必須去逃避?

答:不是、不是,「離牽纏」的意思是說,我不跟他糾纏下去,但是並不是說逃避問題,因為他已經找上來了。這時候你換成要想說,我怎麼樣子,這個事情為什麼處理到他會變成這樣子?那麼,我如果怎麼樣子換一個方式處理的話,也許就可以使得他不再這樣子糾纏。就是往這方面去考慮了,就變成你這個人學怎麼樣子比較開一點、比較圓融一點,呵,嗯。

問八:林上師好!那,在這裡呢,難得機會跟您致謝,因為是那個網路上的殊勝,這樣子。那,就是因為那個林上師牽提,我們比較有機會去閱讀那個陳上師他的著作,或是林上師的著作。那,想要請教上師,就是說(用台語表示),就是分享一下,因為,像我們自己是那個——在家修行者,那個密教行者,那,只是說,就是在想說,這個閉關,像我們這種要工作的居士呀,可能……有沒有可能?因為以前看那個陳上師早期那種——教一些短期閉關的方法,那,閉關是不是,對一個小乘修行人,是不是很重要?那,它那個主要工作可能是什麼?那,請上師指示,謝謝。

答:閉關的話呵,是有幫助,當然有幫助;為什麼呢?因為閉關重點在說,禁足、禁語。就是說,你……你在一個地方呢,呵,自己一個人,你不再見到別的人。那麼,設一個日期呢,說什麼時候進去,什麼時候出來呢;這中間呢,你完全沒有做世間任何事,沒有電視,沒有電……報紙,沒有信件,什麼都沒有。那麼,在裡面專門只是修一個功課,或者只做佛法方面的事情,呵。那麼,這個東西呢,它當然對你的修行有幫助,為什麼呢?就是因為,你平常沒有經過這樣子的呢,你——已經不習慣說,孤獨了。其實,人是孤獨的,就是說,精神上你是;但是,你習慣於,就人老是有跟人家,這樣——不管多小的接觸——有沒有?總是整天在這裡面。那麼,因為那樣呢,你的心比起來是很雜亂的,呵。所以,通常講,閉關的話呢,不鼓勵說一開始就閉長期啦,因為你沒有習慣過的話,不容易,呵。通常你在家的,你可以利用說,比方說周末,或者連續假期啦,就兩天、三天啊,呵;在一個下午,傍晚的時候進去,然後要到——必須上班那一天的早上才出來嘛,呵。那麼在這個期間呢,嗯,你會發現說,通常都要這樣單獨自己差不多三天以後呢,心才會真的靜下來——需要那個時間。

所以,你若沒有過這種體驗的話,你連自己心不靜都不知道,有沒有?太習慣於在很多雜念裡面。那麼,閉關——其實,另一邊,在我來想是什麼?練習面對死亡,有沒有?因為你死的話,誰能替你呀?當然是你自己一個,呵。你現在已經習慣說,喔,只靠我一個,我也是很安然——沒有事,不需要怎麼樣。那麼,你將來遇到那一些,非孤獨不可的時候,你是不是比較有準備好了,有沒有?呵,啊,當然囉,因為你在那裡面不去搞別的東西,你這時候做的功課,就比較能專心囉,呵;而且可能這幾天裡面做很多囉——平常你不可能做到的——有沒有?呵,都有種種的好處啦。那,基本上原則,就是說,有機會可以試;然後循序漸進,慢慢長啦——不要一下子很長,有時候出毛病,呵,嗯。

問九:上師,在那個,欸,獻寶瓶跟修頗瓦方面呢,就是現在應該是「舉世無雙」,那個大師啦。那,欸,想請教一下,是不是每一個在家的居士呢,都適合來修頗瓦,學或者修頗瓦?

答:頗瓦法呵,它是密宗的超渡的方法。其實,它這個——這樣子,問題是這樣——就是在西藏,他們通常也是怎麼樣?就是年紀比較大的人囉,想要準備以後往生囉,就去領頗瓦的灌頂呀。然後,修一修,也不是常修——一個月修一次啊,或者一個月最多修兩次啊、什麼,就是準備說,到時候往生,佛來接引,比較容易而已。好像說,已經知道是要往頭頂上走啊、這種路線啊、什麼。那麼,一般的人來講,所謂「修頗瓦」,只知道這個地步而已。因為……什麼,真正你要說,修到頗瓦本身——照它那個法應該有的地位的話,很不容易喔。因為,它裡面的那個,讓那個氣喔,往上走的那個,那個你如果——陳上師有寫那個〈遷識證量論〉,你如果那個脈、什麼,都沒有開,或者你的氣不夠啊、什麼,不可能的啦,呵。你……你想要走,可是你這個路還沒有開,你……你怎麼走?呵,所以不容易啊。

啊,真正修得好的話,一定是,都已經到說,喔,也能觀本尊啊,然後,氣功也修到一個程度以後,那麼,修的纔是真的所謂的「頗瓦法」了,呵。而且,頗瓦法一定也是要上師的傳承囉、什麼,才可以的呵;不是自己本身就能夠修到什麼,因為做超渡,總是佛、菩薩一起來的呵——不是我們個人力量,嗯。然後頗瓦還要修到頭上開頂、什麼,那個是真的。真的——頭會覺得像要裂開一樣的。不是說忽然一下子啦;就會有幾次那樣經驗。然後,真正所謂「梵穴」的地方呵,從這個髮際開始八個指頭呵,這個地方。這個地方呢,真的會,咳,會先——有時候流點黃水啊,或者有一點血滴啊,然後那個地方,會開開。開開以後,它那個地方會凹下去,然後——我自己的經驗是——凹了以後,然後才慢慢的,因為凹開了,它才又長出來,上面才隆起,呵,這樣子,嗯。所以,真正你要修頗瓦,修到能夠給人家超渡、什麼,你基本就是要開始——你從投入佛法,從加行做起囉,呵,嗯,嗯。如果沒有什麼其他問題,我們就到這裡呵。還有問題呀!

問十:上……上師,那個,呃,超幽那個——我有留一點米。然後,我知道,要供回去——加了米新的——要供回去撒喔。那,我也可以這樣做嗎?……,那,我也不會修,直接念這樣,……?……,流汗,有時候會流了汗在裡面,沒關係嗎?

答:可以啊!可以啊!你拿到那個頗瓦米的話,你就是——所謂「新米」,就是沒有用過的米呵,然後,你那個頗瓦米從上面——因為是加持,從上面放上去;那,你把它攪拌。喔,因為你拿到的是頗瓦米,你雖然不會,這個米本身有加持的力量,你可以去……你就念……念「阿彌陀佛」啊、念「觀世音菩薩」、念「嗡、媽、尼、悲、咪、吽」,這樣撒就可以囉。那沒有關係、那沒有關係,不影響的,嗯。然後,如果你去到墳場,你一個重要的是說,有機會,你讀一讀那個墓碑啊,因為它一個、一個墓碑,它會寫什麼時候生,什麼時候死啊,什麼、什麼;有的合葬啊,有的什麼——你可以慢慢瞭解很多人生的短故事在那裡啊,你會看出來有他的故事在;而且呢,你本來滿腦子,喔,什麼問題、什麼問題、什麼問題,去到墳場看,喔,原來人生就只是什麼時候生,什麼時候死——問題都不見了,可以有靜心的作用,會生有靜心的作用,嗯。

問十一:請問這個日本的空海,那書上寫的說,他是修行,來中國修行密宗;然後,回日本以後呢,叫「真言宗」啊。那到底這個——呃,空海,他是還有附……參加,那個——附和別的宗,還是說單純是密宗?

答:呵,他那個所謂「真言」,就是講咒嘛;咒語,他叫「真言」。所以他……他只是密宗啊。但是,空海他是從——嗯,唐朝的時候去到我們中國呵,然後跟著學的那個叫「開元三大士」(善無畏、金剛智、不空),那一些是直接從印度來的。但是他們所學到的呢,從西藏的密宗的來看呢,就叫做「下三部」而已。就是他缺乏西藏的那個無上……無上瑜伽部,所以從西藏的系統來看,他們學到的是叫做「下三部」,欸。而且這個不是亂講,不是說我大乘,你小乘,不是那樣子的;因為,第一點,他們的法,在西藏的那個裡面都有,呵;然後,第二點是因為它那一些法,真的,你如果整個都懂了話,你就知道,那一些是等於預備法啦;就對於無上瑜伽部來講,是預備法啦,就比較——呵,基本、容易的、淺的;那一些有了的話,那麼,才……才修無上瑜伽部。但是呢,因為他下三部的很注重那個,你修的時候一些很細的細節,那麼,如果你很真誠地,照那個細節——喔,什麼壇城要怎麼擺呀,什麼衣服呀、什麼手印、什麼,一點一滴去做,有時候他——有一些那種感召鬼神護法的力量很大的,這樣子,嗯,嗯。然後,還一點,你看,比方說,下三部也是有火供、什麼的話,他只是在一個房間裡,一個桌子上,一點點東西而已。到西藏的密宗的火供的話,他就在外面很大的規模在做的——嗯,都有不一樣。

問十二:上師,我想要請教您,剛剛您提到那個墳場喔。那麼,因為我們——中國人的習俗呵,就是說,過去是土葬,現在是比較衛生的,所以要用火葬。那麼,在土葬的時候呢,往往會有——就是說,呃,「撿骨」跟「不撿骨」的這種區別啊。但有時候,一樣,也有夫妻呵,那不同時間過世,但在一般的習俗上來談,就有地理師會說:「啊,今年是屬東西向呵,明年是南北向。」但要一個在今年,一個在明年,那,這個是不是沒有辦法把——將來撿骨的時候,把它湊合在一起,會不會有這種問題出來?那,假如說,我們一般的信眾還是執著在這種問題的話,我們應該如何來面對它?

答:呵,這個東西是這樣子呵。風水的事呵,因為是……也是人類經驗累積,就等於說一種學問啦,呵。所以,不能說,它沒有……沒有道理,呵;它有它的道理,呵。但是呢,佛法講究的是說,喔,什麼是最究竟的?呵,那麼,這一些東西呢,從佛法看,是——不是最究竟的東西;它不是強調這一些的,呵。但是他——比方說,死的人,自己有要求囉,或者他的子孫們自己有他的見解囉,這個呢,我們只能跟他講的就是說,喔,佛法教我們要,心比較開呀,不要太執著這一些;你如果道德好,呵,比風水好還要緊。用這一方面的來跟他講呀,呵。但是,實際上的解決呢,就是因為他如果要做,你只能照他自己想要做的去做,呵,嗯。

問十三:我想請教的是呵,一般新的——可能很粗淺的問題——就是,我,還有我的朋友呵,談我們在念……做晚課,還是什麼——自己會念〈心經〉,還是什麼呵;那,常念到一半的時候,就不知不覺就——腦筋就似乎想到別的思想去了。那,我的朋友,他們也是耶,有很多也許還沒有退休的,或者是其他朋友,他們都碰在一起,就說,「這時候怎麼辦呢?好像真的沒有辦法。平常雖然很想很專心,可是心就是靜不下來。」那請教——呃,上師,應該怎麼樣來讓自己心能夠比較專注?謝謝。

答:這裡面呢,呃,回答有兩部分。一部分就是說什麼?這個就顯示呵——就像我們說習定一樣,呵;習定不是說,喔,我……我知道了該怎麼做啊,然後每天一個時間就去做啊,你心裡真的就能夠定下來;為什麼?因為你的生活裡面還太亂了,太多事情了。所以,這個東西要解決呢,頭一點就是說,不是在於當時做功課的問題,而是在於說,你平常的生活裡,你應該要看到說,一切無常,時間不多囉,能夠放的我就要先放囉。你要生活裡面,慢慢的以佛法為主,能夠其他的,只是應酬、什麼,都要放掉、放掉、放掉!這樣子呢,你才有可能呢,心能夠真的集中在功課上;這是頭一點。第二點是,正在做的時候,遇到這個問題怎麼辦呢?你不要花時間在想說,「哎呀,我怎麼這樣?」或者「我一定不要這樣!」這個都是雜念。唯一的方法是,一發現就回到原來的功課;原來斷在哪裡,接下去——原來是佛號,繼續佛號。這樣子,最……最快的方法。就說,不要再分心,又去想,呵;後悔呀、什麼;都不對了——就是直接回到原來做的功課上,欸。然後,不要……不要被這些東西打斷你,繼續每天做功課啊。但是知道這些要點以後,就會改善的,嗯,嗯。

問十四:那,如果這樣子,剛好靜下來,然後很多雜念——雖然是雜念,但是剛好想到一些你該做的事,或是怎麼樣的時候,是繼續想這個——诶,我忘記了什麼事該做——還是說要回到……回到那個呢?

答:沒有。所謂「做功課」就是說,這個時候,我就是寧可忘記,我就是要回到這個而已呀,呵——這樣纔是真的在做功課囉。你不能說——你……你做功課的時候,就是佛課第一囉;其他的事,忘記都沒有關係。因為佛法(功課)能夠做到這樣,是因為想說,等一下也許死掉了嘛——都要從那樣的覺悟去想。人不——誰知道你還活多久咧?等一下也許死掉了;所以,現在這一刻要念佛;就是要練習到說,臨終的時候,你也是能夠好好地念佛呀。不然的話,你修一輩子也沒有用啊。你想說,喔,還欠誰三塊錢,呵,完了,呵呵,西方極樂世界不用去了,呵呵。就是想說,已經就是要放掉,這個時候,就是生死關頭一樣,嗯。

問十五:那,再請教一下呵——對於一個沒有學佛的人,我們如何讓他會有想要學的興趣?

答:呵,這個呵,欸,比方說他小孩子的話,就是帶他一起活動嘛。那麼,他耳濡目染,比較容易有興趣啦,呵。但是也不能勉強;勉強,恐怕他以後反感——以後長大,他根本都不要碰——那我們反倒害了他嘛,呵。那,至於一般的人呢,他是完全不相信的時候,你不能一來就要講說,真的有佛、菩薩,什麼、什麼——你又拿不出來,呵。你只能講說,喔,你是不是有什麼生活上的問題啊、心理上的問題啊?那麼,如果怎麼樣想,比較好,呵;怎麼樣看得開,比較好。那麼,這一些呢,是因為佛法教我們,怎麼樣,是有什麼道理——講道理給他聽;還一邊呢,像說,勸人家念佛,其實不容易嘛——他……他不一定要念,就跟他講說,因為我真的這樣做以後呢,我發現說,這是一個方法,可以使我的……培養我的那個心……心力能夠集中囉;心力集中,對現代人來講,還是很有幫助啊;你心力集中才能做事嘛,有沒有?講這一方面的,就是說,這是心靈的體操啊——就像你每天要運動一樣,心靈也要淨化啊、也要鍛練啊。我都是這樣……這樣子開始講的。所以,我……我寫一篇叫做〈談念佛〉嘛。那一篇在我一個——那個什麼《淨業朝暮課誦讀本》裡面,也有附的——就是寫給一般人看說,為什麼我們要這樣做,呵。啊,因為一下子講不清楚,就看一看那篇呵,嗯;那一篇是很容易勸一般人信……念佛的,嗯。

問十六:我再問一下呵,因為一般很多人,我們到寺廟裡面去,都是一個「有求心」吶。那,他會覺得說,我依賴這個菩薩呵,比較快。那,反而說,要自己要學佛,還是什麼,自己瞭解到這個知識,他覺得說,這樣的話,好像對過去的信仰,比較不究竟啊。他會覺得說,學佛是要靠我自己;那,我靠「他力」,會不會是比較輕鬆一點、比較快?那,我今天向菩薩求,菩薩也許會滿我的願;那麼,有時候會這樣子的想。在這種情況之下,我們如何去跟人家解釋說,這個……這個,呃,「有求心」是在佛法上面比較不好;是不是這樣?

答:喏,這個東西是這樣啦,就是說,頭一個是,讓他瞭解說,佛法基本上的觀念說「因緣」、「因果」嘛,呵——一切是靠因緣、因果才能成就的,呵。所以呢,你來求菩薩呢,也不是完全靠菩薩的力量,為什麼?也要靠你肯相信佛、菩薩啊,呵呵,也要靠你肯求啊,呵——這……這也是因緣吶,對不對(師用台語表示)?你不一定相信,你不一定求啊,呵。有的人想說,我靠我自己,我不要求你,呵。所以,然後呢,佛、菩薩所以說,你來求,祂幫助你呢,诶,因為祂眼光很大——祂是想說,你肯來接近我,不容易了,因為更多的人是跑開,根本不理我的,呵。我不可能一下子讓你說懂得學佛、懂得什麼;可是,你肯聽我的時候——嗨,這個小孩過來、過來,有點糖果吃,呵——先讓你親近這個老爸爸嘛。親近了以後,哦,慢慢有時候講一點、講一點,你聽一點、聽一點——祂是這樣慢慢帶人的。所以,佛、菩薩是方便,是這樣子的。祂不是說,馬上怎麼樣、馬上……馬上要百分百、馬上要什麼。不是這樣;喔,有緣就很好,啊肯修就很好,慢慢來。因為都不是可以勉強的。

但是厲害的是說,有了緣以後,喔,慢慢接觸了以後,他發現說,诶,真的好啊、真的有幫助啊。喔,啊,別人相信了是怎麼做;喔,他慢慢自己越往裡面鑽了。這才是祂真正要的東西,所以不必去那裡分那麼多,自力、他力、什麼,不是這樣。祂都是整體看事情,不是在你那裡計較說,我自力、他力;不是這樣,嗯,嗯。所以,像我,我……我現在這幾年來都是,每年這樣跑一趟啊,喔,馬來西亞也去幾個地方,大陸去幾個地方,台灣來一下。哦,好像沒什麼、好像沒什麼,可是,喔,每一次,哦,有機會遇到幾個人、遇到幾個人,慢慢、慢慢,就有些人就對佛法的瞭解又不一樣了,有沒有?都是我們沒有存什麼心說,非要怎麼樣不可。但是有了緣,慢慢、慢慢,可以有影響,欸——希望能造福更多,欸,嗯。好,那沒有別的,呵,今天就講到這裡。

 

吉祥圓滿

 

二○一二年八月十一日
養和齋    於加州


 

[Home][Back to list][Related work:淡定的生活]